联系我们

联系人:(先生)

联系手机:15868480780

固定电话:87774297

企业邮箱:donemi@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1号高新软件园9号楼5楼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五金机电网上看到的,谢谢!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五金机电网资讯
    机床转型碰到高级技工短缺瓶颈
    发布者:28873738  发布时间:2016-03-23 11:09:40  访问次数:265

    电影里有句台词经常被人拿出来调侃:“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2016年刚刚开始,这个玩笑还是没有绕过去:中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数百万,专业工程师简直被猎头视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中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国,这个称号是前人用手工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如今工业4.0浪潮来袭,传统行业寻求转型升级,智能化速度加快,过去只会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机械动作的工人显然满足不了工厂的需求。中国一些诸如东莞、深圳的大城市技工缺口高达30%。
        由于中国高级技工日益短缺,高级技工的待遇水涨船高。在市场上,一个有一年经验的铣床工,工资轻轻松松都能开到5000元。而那些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没有上万元的工资是挖不走的。更有一些工厂高薪招收完全没有经验的学徒,这在以前找个师傅学技术还要交学费的年代,简直是天差地别。
        既然待遇这如此诱人,理应有更多的人投入这个行业,但是为什么中国“高级技工荒”的呼声呻吟了这么多年,市场上的高级技工依旧年年“难产”?
        一、学校的培养制度落后
        中国的应试教育在人才的培育上一直是个诟病。
        一味地为了考试,及格率,升学率,造成学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授予往往偏离了实际应用,在技工教育上这个现象更为严重。
        在大学里,很多学校在工业技术的培养上,一直以书面指导为主。背概念、记公式、画图纸、软件仿真,反正考试能通过就行了。专业课程一大堆,但是每个专业技术只用一本书,只讲一学期,老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则学得云里雾里。到了毕业写简历的时候,学生填满了各种各样的编程语言和实操技巧,但是面试时问起来,发现没有一个学得懂。
        而在实践能力上的培养上,学校因为设备的购买资金太贵,往往让学生使用一些陈旧落后的设备进行操练。而当要在一些大型机器上做实验时,十个人一组轮流操作更是常态。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和节省时间,直接自己动手示范,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即可。
        并且,一些学校的专业课还停留在几年前的需求上,新兴的技术如机器人技术,VR技术之类的专业开设跟不上火热的市场,学校教育与市场脱离得太远。
        二、公司的人才意识不够
        从一个初入社会的毛头小子成长到一位能够担当一面的工程师,老员工的带领和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技工知识涉及面非常广泛,学习起来枯燥艰涩,新手的入门容易碰壁,然后产生消极心理。而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人传授学习经验,便可以很快走出盲区,迅速地学习成长。如果加上公司充分信任和有意培养,新人可以从项目上手,从一开始积累起项目经验,能够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蓬勃地向上发展。
        然而现实却是这样:老员工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恶意竞争,排斥新员工。在知识的传授上故意拖沓甚至误导,导致新人往往觉得“师傅不肯教”,从而情绪低落,失去了学习欲望。
        公司则一开始让新员工看资料,背参数,有时候没有项目可做或者营销人手不够,直接让技术员工去做销售工作。很多原本要担任技术工作的,在感受到销售行业的可观提成后,就此放下技术转做销售了。
        有的公司甚至招收重点大学的高才生,只为充当门面,显示自己的实力,让那些可能成长为高级技工的人才远离了技术氛围,白白浪费人才资源。
        三、技工本身的心态不正
        大学是一个真正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学校的图书馆和实验室里为学生开放各种学习资源,学生的个人时间充裕,可以这四年里建立完善的知识储备,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尽快调整适应,转化成新应用能力。
        但是很多学生都陶醉在网络世界和其他玩乐上,随便应付学业,加上学校没有正确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初次进入工作状态非常困难,跟不上工作节奏,很难尽快成长起来。
        除此之外,眼高手低、吃不了苦也是当代初级技工的一个心态问题。
        某工厂的机加工部门因为需要常年跟机械打交道,因为气味大、夏天热、冬天冷、容易发生事故,导致部门人员变动很大,经常有新人尝试了几天便受不了走人了。为此公司不惜加高技工的工资待遇,并且承诺有专业人员培养,但是其流水线部门的员工仍然无动于衷,无人响应。
        在“能学技术但是比较累”和“没有技术要求工作轻松”的选择下,很多人选择了后者。宁愿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无所事事,也不愿在吵杂的工厂里耐心地操作机械。

    免责声明:五金机电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